140所“双一流”大学期中考试成绩发布清华夺冠苏大挺进30强
2019-10-17 00:12:19
  • 0
  • 0
  • 4

    2019年,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指导专家组陆续进校,通过查阅材料、座谈交流、现场考察等方式,经充分考察评议后,相继公布140所“双一流”大学期中考试成绩单。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指导专家组进校考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调研、了解“双一流”建设情况,根据学校建设方案、中期评估方案,结合整体建设目标,查阅相关资料,对学校整体建设成效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双一流”大学主要由教育部等主持遴选,其建设成效也主要由教育部等负责考评。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指导专家组主要由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构成,是代表国家对140所“双一流”大学建设中期绩效进行考评的权威机构,也是140所“双一流”大学建设绩效考评的“裁判”,其“诊断意见”和“评议报告”值得党和政府、大学和企业、家长和考生参照和借鉴。

    在官方陆续发布140所“双一流”大学建设中期绩效考评结果的同时,2019年10月10日,全国最专业第三方大学评价组织——安邦研究院暨安邦大学评价中心(AI)——联合中国教育智库(CETTE)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全国高校质量监测与保障联盟(CUQA)、中国科教评估网(CSEN)等在京正式权威发布《2019安邦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绩效中期评价报告》(完整版)(以下简称《2019AIUR报告》),这是安邦研究院连续4年依据中国大学竞争力指数(CUCI)独立发布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也是持续17年公开发布高等教育评价成果。

    评价结果显示:清华大学等37所大学建设绩效中期评价为“优”、东南大学等73所大学建设绩效中期评价为“良”、湖南师范大学等30所大学建设绩效中期评价为“合格”。

    这次期中考试的对象是双一流高校,既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那哪些大校成绩排名靠前呢?我们看看各大名校的中考分数吧。

一、优等生(90分以上)

1、清华大学95分

2、北京大学94.5分

3、中国科学院大学90.5分

4、浙江大学90分

    这次期中考试跟以前的考试还有不同,就是前五名位置发生了较大变化,华东五校也保持了相当水准,浙江大学上升了。和以往很多人所关注的点不同,此次国科大在双一流高校中以90.5的分数超过了浙大位居全国第三位置,对于国科大其实不少人还是十分陌生了,毕竟这所大学从中科院研究生院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仅仅不过7年的时间,同时本科办学也仅有5年时间,虽然是一所非211、非985高校,但是这所大学依托中科院为主体,而且师资力量上很多来自于中科院的院士,从5年的本科办学情况来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考生,不少年份的录取分数在很多省份均分超过了660分,从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该校的A+数量达到了18个,而这仅比清华北大的21个A+学科低3个而已,因此排名全国第三,此次能够成为继续排名双一流高校的第三位置,还是因为该校强大的硕士博士办学规模,虽然本科生办学体量小,但因为生源质量高,因此从整体评价来看还是很高的,有望在2020年第二轮“双一流”大学遴选中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A/B类)。

二、良好生(80~90分)

5、上海交通大学89.5分

6、复旦大学88分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7.5分

8、国防科技大学87分

9、南京大学85.5分

10、中山大学82分

11、哈尔滨工业大学80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维护了自己的地位,给某些排行榜一个耳光。走国际化道路的中山大学、走国家贡献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也保持了地区领头的地位,不愧是中国名牌大学。除了国科大外,我们可以看到国防科技大学这所军校985此次进入到了前十的位置,这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在平日不少的高校榜单中也是十分少见的,国防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全军唯一的985高校,这所双一流A类大学其实一直在科研学术上有着很高的声望,而且很少参与排名,使得国防科技的实力一直被隐藏,此次能够进入到这个位次,也是实至名归的一个结果吧。

三、中等生

12、北京师范大学75.5分

13、武汉大学75分

14、四川大学73.5分

15、华中科技大学73分

16、同济大学70分。

    武大、华科、川大还不如北师大,各位小伙伴们可是要努力了呀。

    剩下的都是70分以下的合格同学了,其中西安交通大学69.50(17)、南开大学69.00(18)、厦门大学68.60(19)、东南大学68.00(20)、天津大学67.95(21)、华南理工大学67.70(22)、吉林大学67.55(23)、山东大学67.40(24)、大连理工大学67.25(25)、中国人民大学67.10(2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7.05(27)、北京理工大学67.00(28)、华东师范大学66.95(29)、中南大学66.90(30)、苏州大学排名30位,得分68.85。

    除此之外苏州大学以和中南大学并列评分的成绩被排到了第30名,高于兰州大学(32位,得分66.80),成为了“211工程”高校中唯一挤进前30的非“985工程”高校,对于苏州大学这所“211”来说一直都被视为我国近些年来发展最迅猛的省属高校,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源于苏州这座城市给苏大带来的发展动力,我们都知道苏州的城市经济一直保持全国前十的位置,超过了省内的南京。而苏州雄厚的社会经济发展实力每年为苏大的科研投入注入了不少资金,加上苏州和上海距离很近,得天独厚的优势尽显,因此苏大能够凭此而进入“211”排名中上游水平,甚至力压了不少的“985”。

    从安邦版“双一流”高校排名可以看到,不少非“211”的院校成绩表现比“211”优秀,深扒其中的原因让人不难理解,虽然对于“211”这个概念来讲,有人已经将其进行了重点大学的符号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211工程”高校中包含了不少实力较弱和照顾性成分的“211”,特别是曾经为了均衡全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的一省一校政策,使得“211工程”高校实力悬殊很大,而像一些老牌重点大学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入列“211”,但实际它们的发展情况和办学实力并不差,比如南工大、浙工大、江苏大学、南信大(入选“双一流”)、河南大学(入选“双一流”)、燕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院校要么是实力强劲的老牌一本院校,要么是一些老牌全国重点大学,它们学科优势明显,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表现强劲,因此排名要比不少的偏远“211工程”高校高出很多的名次。

    大家对于安邦研究院组织的“双一流”大学期中考试及发布的成绩单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登录链接、来信、来电、评论留言等发表看法。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